配合理论教学和满足研究性、探究性和协作性学习的需要,设置实践教学模块,由课程实习和创新实践两个模块组成。
顺序
| 子模块
| 教 学 内 容
| 学时
|
1
| 课程实习
| 实习一、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田间试验计划书的拟定(2学时)
实习二、牧草开花习性的观察方法(6学时)
实习三、花粉萌发试验(4学时)
实习四、秋水仙素引变多倍体的技术及其多倍体鉴定的方法(2学时)
实习五、豆科牧草的有性杂交技术(2学时)
实习六、禾草的有性杂交技术(2学时)
实习七、牧草抗逆性鉴定(4学时)
实习八、随机区机组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2学时)
实习九、禾本科牧草的田间选择和室内考种(4学时)
实习十、花粉生活力测定(2学时)
实习十一、无性系的建立(2学时)
实习十二、苜蓿品种识别和某些形态特征的观测(2学时)
实习十三、多年生牧草越冬率测定(2学时)
实习十四、饲用玉米自交杂交技术(2学时)
实习十五、牧草的育性鉴定(2学时)
实习十六、燕麦的有性杂交技术(2学时)
| 2周
|
2
| 创新实践
| 根据课程组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具体要求选题,确定研究内容,内容每年不同。
| 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