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这其中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育种方法,同时也要熟悉和了解现代育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为主要的是要结合牧草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我国主要优质牧草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育种特点、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并能将各种育种技术手段综合熟练地应用到具体的育种工作中。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涉及的专业面较广。教与学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育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方面。
具体的解决办法为:
①教与学过程要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强化育种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用好现有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的实习和实验内容,确保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育种技能;
②育种学知识体系与其它相关学科或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和学生拥有扎实的遗传学功底,并能将植物生理生化、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家畜营养学等学科的知识与育种学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
③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相关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学好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提下,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如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仪器分析使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育种中应用等的专题和讲座,使学生的整体知识体系能适应当代牧草育种新形势的要求;
④精选和妥善组织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
⑤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形式多样。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重点讲授、结合讲座、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